第四十三章
關燈
小
中
大
◎。◎
水鏡:【咕咕閑談, 又一次準時更新,鼓掌!話接上回,今天我們說說十七世紀小冰河時期到來後大明與全球危機。】
本次的主講人簡筆畫形象, 是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地球。
上面的七大洲, 像是乞丐衣服上的舊補丁, 顯而易見的破爛, 一看就是慘遭虐待。
這是啥玩意?!
七位朝臣被嚇了一大跳,有人下意識後仰退避,讓椅腳發出了刺耳的“滋啦”移位聲。
朱元璋瞧著眾人的失態, 對比起自己初見水鏡時看到醜小人時的場景。不愧是他,當時表現堪稱冷靜。
有對比有愉悅,眼下他異常的寬容與大度。
“慌什麽!跟著朕的口令, 深吸一口氣,慢慢吐出來。把膽子放大些, 這就是會動的圖畫, 有什麽好怕的。”
卓敬等七位臣子只能苦笑著深呼吸。
此前的猜測果然沒有錯。皇上與藩王們的反常必有根源,萬萬不可去好奇其中真相, 好奇心必會害死人。今天沒有絲毫防備被突然傳召來上書房, 可不就是被嚇得心臟怦怦狂跳。
不幸中的萬幸, 在場的臣子承受力都很強, 是日常被洪武帝給嚇習慣了。
驚嚇只是一瞬。很快,調整好心情看著墻頭水鏡。
嚇歸嚇, 卻也沒錯漏“十七世紀”、“小冰河”、“大明”、“全球危機”等關鍵詞。其中有大明又有冰河, 是要說天冷後遇到了危險嗎?十七世紀又是什麽時候?
水鏡:【之前看過氣候脈動的曲線圖, 元朝後期已經步入了小冰河期的開端。因初期降溫與升溫年份交替出現, 人們沒意識到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全球變冷。
時至十七世紀, 降溫幅度到了最嚴酷的時候, 又以十七世紀中葉跌到了氣溫最低點,隨後再緩慢爬升。
對應到中國,即萬歷年間開始降溫,而在崇禎朝到了谷底。明亡清興,氣溫開始上升,而這種上升仍處於冰期之中。】
啥?大明亡了嗎?
臣子們正迷茫,卻見皇上非但不憤怒而且平靜得很,難道是被刺激到習慣了?
水鏡:【十七世紀究竟有多冷?一百年的數據,說也說不完,我會貼出可查詢的參考文獻,感興趣的朋友自行查看。
這裏舉幾個例子。全球降溫的幅度與時間存在差異,因此極端氣候出現的時間也有差異。
我們都知道如今廣州很少下雪,但在十七世紀的文獻中廣州冬天時不時主打一個“雪”字。
比如郭裴的《廣東通志》記載:萬歷四十六年(1618年)後,廣東連年大雪,足見整個中國的氣溫有多寒冷了。①
長江與黃河流域溫度也跌到了兩千年以來之最低點。
明末清初,談遷的《北游錄》記載了他從杭州去京城的見聞。其中記錄了運河冰封不可通行的時間,有百餘天之久。對比現代的五十幾天,時長是翻了一倍。
嚴寒同樣出現在西方。1628年,歐洲經歷“無夏之年”,顧名思義那年溫度低到根本沒能入夏。
博斯普魯斯海峽,即被土耳其戲稱為一手抓著亞洲一手抓住歐洲的歐亞咽喉。在1620年冰封三個月,海面冰凍得非常結實,能讓人們在上面來回運輸貨物。
這些反常現象顯示出全球進入小冰期,伴隨降溫會發生什麽?
以中國的地理位置,先會聯想到嚴重幹旱,糧食歉收,人因吃不飽而動亂。
有多吃不飽?
翻開崇禎年間的史料,寫滿了“饑”字。
隨手拿一本《明史》就能列出一堆:
“九年,南陽大饑,有母烹其女者。江西亦饑。”
“十年,浙江大饑,父子、兄弟、夫妻相食。”
“十二年,兩畿、山東、山西、江西饑。河南大饑,人相食”
……
一行行的饑字,就是一部部血淚史。
人饑易子食。這種慘狀在明末不是偶爾發生,而是連年多地一直發生。試問這種情況下,怎麽可能不造反?】
水鏡前,十三人俱是面無血色。
第一次觀影的朝臣們已然沒了對水鏡出現的驚愕,全部精力都被眼前的可怕數據給震懾到。
這卻只是開頭。
朱元璋作為農民出身,很清楚大旱不只讓糧食歉收,接下來就是“旱極而蝗”。
果不其然,水鏡裏傳出了蝗災大爆發的敘述。
【糧食收成不好,人吃不飽,蝗蟲又來雪上加霜。萬歷與崇禎年間,前後接連發生過持續五年之久的蝗災。
蝗蟲不是隨便挑地方產卵,最適宜產卵地點需要植被稀疏、溫度適宜、土壤含水量在百分之十到二十左右。大旱之後,河流幹涸,大片的河床暴露了出來。此處少有植物,濕度適宜,最適合蝗蟲繁衍。
大批蝗蟲出現後,將難得幸存的農作物啃食殆盡,使得鬧饑荒的面積再一步擴大。別以為災難到此為止。還有呢!】
水鏡前,眾人瞪大眼睛,還有什麽災難會來?
【明朝末年,不只旱災與蝗災,還有非常嚴重的鼠疫出現。幹旱荒年,吃不飽的不只是人類,也有動物。
當大批流民四處流竄,當老鼠湧入人類聚集區,人與鼠接觸率上升,共患病率也就隨即飆升。
可能有人問,人與鼠怎麽接觸的?
在明朝,鼠疫主要通過跳蚤叮咬傳播。
如今,尤其是生活在城市裏的人,絕大部分都與跳蚤絕緣。古代流民卻截然相反,誰身上能沒幾只跳蚤,被咬一口之際鼠疫病菌就被傳入了體內。
另外,餓到極點的饑民連孩子都吃了,不可能放過老鼠。抓病鼠吃的危險性,根本不是他們會考慮的事。
由此大規模疫病出現。
這種時候,本該由官府去賑災控制瘟疫,但政府職能在吏治敗壞與疲於應對多地叛亂中失效。沒有及時撲滅鼠疫病源,導致瘟疫越傳越廣。
崇禎六年,鼠疫最初暴發於山西。隨著起義軍四起、後金軍南侵,明軍與之對抗不休,同時大批流民湧向各地。
八年中,鼠疫傳遍華北。北京作為京師所在地也沒有幸免。時至崇禎十六年,僅僅是京城的死亡數據,二十餘萬人在疫病喪命。】
慘!
何止一個大寫的「慘」字了得。
朱棣即便早有心理準備,水鏡今天會帶來殘酷的影像,但明末歷史給他的沖擊遠高於預期。
“哢嚓”,就聽一聲脆響。他沒能控制住心底悲憤,緊握的筆桿被折斷了。
立刻換一支筆,這些數據都需要被記錄下來,哪裏旱情嚴重引發了連鎖性崩潰式災害。
十七世紀雖然距今還有兩百年,卻也只有兩百年了。
如果說朱祁鎮之亂是人禍,不讓他坐上帝位就能避免,但要應對小冰期造成的天災必須提前許久布局。
就以一件小事來說,推廣某種耐旱植物,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。
水鏡持續播放著:
【此前提過,小冰期持續幾百年,期間不是一直低溫。氣候呈現出波動性變化,有過幾段時間的溫暖。
溫暖時段,人們活得還不錯,彼時的明朝有過一段時間的盛世之治。
然而,我們把它放到長時段的歷史視角去觀察,會發現這種盛世美好之下實則暗藏殺機。】
這要怎麽說?
在座的觀影者都不傻,很快想到四個字——人口危機!
【哪種殺機?就是人多地少。溫暖時段,隨著種植技術的不斷提高,糧食產量上升。有的吃,能供應得起更多人的口糧,某一時段生孩子多了。
萬歷年間,明朝人口數量約有兩億。
人變多了,可耕地面積不變,分到的口糧少了就會尋找其他賺錢方式。
以江南地區為例,改變田間的農作物品種。從以往只種水稻,改為種經濟類作物棉花或桑樹。賣出這些作物換得銀錢,以此購買其他地方的糧食,看起來是良性循環。
此處先不論明後期的土地兼並日益嚴重,農民們能賺到幾個錢,就說後來氣候快速變冷帶來的問題。
小冰期不僅是溫度變化,更是引得整個氣候系統異常,例如太平洋風向體系驟變。
當時,遠航船只都以風力為動力,風向亂變,跨洋航行非常艱難。
明朝中後期官方不再組織下西洋,但是民間遠航貿易不停歇,江南的經濟作物所制作的布匹、絲綢遠銷海外,令人收入不菲。
江南農民依賴於經濟作物過好日子。
當冷期到來,宛如多米諾骨牌的倒塌,一環亂了,環環亂了。
在極端氣候影響下,今天翻船明天沈船,嚴重絮亂了貿易市場,掙錢養家成了奢望。又有一大批人吃不飽飯,再陷入戰亂循環。
由此可見,明朝的崩潰是全線式的,從北到南,從內到外。天災人禍,接二連三,轟炸式輪番到來。】
這樣的天災人禍,假如是他們去面對,能夠挽救大明嗎?
從朱元璋到朱棣,再到其餘觀影十一人,心中都不免冒出這個問題。
答案很殘酷,難,太難了。
想要改變危局,需要提前布局多年。理由太簡單了,填飽肚子的糧食是無法憑空變出來的。
正想著糧食,就聽水鏡提到了農作物。
水鏡:【這個時候,有人就好奇了,不都說明朝年間傳入了的美洲高產作物,怎麽沒有看到它們的身影?這就聊一聊。】
朱元璋豎起了耳朵。提到種地,他來了精神。是不是能把這些作物提前引進種起來?
作者有話說:
①“神宗萬歷四十六年冬十二月,廣東雪,時恒陰,寒甚。白晝雪,下如珠,次日覆下如鵝毛,歷六日至八日乃已,山谷之中峰盡壁立,林皆瓊挺,父老俱言,從來未有,此後連歲皆稔。”
——
十七世紀小冰河期的數據參考《全球危機:十七世紀的戰爭、氣候變化與大災難》,【英國】傑弗裏·帕克。對全球具體發生哪些危機的,這套書寫了各國戰亂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水鏡:【咕咕閑談, 又一次準時更新,鼓掌!話接上回,今天我們說說十七世紀小冰河時期到來後大明與全球危機。】
本次的主講人簡筆畫形象, 是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地球。
上面的七大洲, 像是乞丐衣服上的舊補丁, 顯而易見的破爛, 一看就是慘遭虐待。
這是啥玩意?!
七位朝臣被嚇了一大跳,有人下意識後仰退避,讓椅腳發出了刺耳的“滋啦”移位聲。
朱元璋瞧著眾人的失態, 對比起自己初見水鏡時看到醜小人時的場景。不愧是他,當時表現堪稱冷靜。
有對比有愉悅,眼下他異常的寬容與大度。
“慌什麽!跟著朕的口令, 深吸一口氣,慢慢吐出來。把膽子放大些, 這就是會動的圖畫, 有什麽好怕的。”
卓敬等七位臣子只能苦笑著深呼吸。
此前的猜測果然沒有錯。皇上與藩王們的反常必有根源,萬萬不可去好奇其中真相, 好奇心必會害死人。今天沒有絲毫防備被突然傳召來上書房, 可不就是被嚇得心臟怦怦狂跳。
不幸中的萬幸, 在場的臣子承受力都很強, 是日常被洪武帝給嚇習慣了。
驚嚇只是一瞬。很快,調整好心情看著墻頭水鏡。
嚇歸嚇, 卻也沒錯漏“十七世紀”、“小冰河”、“大明”、“全球危機”等關鍵詞。其中有大明又有冰河, 是要說天冷後遇到了危險嗎?十七世紀又是什麽時候?
水鏡:【之前看過氣候脈動的曲線圖, 元朝後期已經步入了小冰河期的開端。因初期降溫與升溫年份交替出現, 人們沒意識到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全球變冷。
時至十七世紀, 降溫幅度到了最嚴酷的時候, 又以十七世紀中葉跌到了氣溫最低點,隨後再緩慢爬升。
對應到中國,即萬歷年間開始降溫,而在崇禎朝到了谷底。明亡清興,氣溫開始上升,而這種上升仍處於冰期之中。】
啥?大明亡了嗎?
臣子們正迷茫,卻見皇上非但不憤怒而且平靜得很,難道是被刺激到習慣了?
水鏡:【十七世紀究竟有多冷?一百年的數據,說也說不完,我會貼出可查詢的參考文獻,感興趣的朋友自行查看。
這裏舉幾個例子。全球降溫的幅度與時間存在差異,因此極端氣候出現的時間也有差異。
我們都知道如今廣州很少下雪,但在十七世紀的文獻中廣州冬天時不時主打一個“雪”字。
比如郭裴的《廣東通志》記載:萬歷四十六年(1618年)後,廣東連年大雪,足見整個中國的氣溫有多寒冷了。①
長江與黃河流域溫度也跌到了兩千年以來之最低點。
明末清初,談遷的《北游錄》記載了他從杭州去京城的見聞。其中記錄了運河冰封不可通行的時間,有百餘天之久。對比現代的五十幾天,時長是翻了一倍。
嚴寒同樣出現在西方。1628年,歐洲經歷“無夏之年”,顧名思義那年溫度低到根本沒能入夏。
博斯普魯斯海峽,即被土耳其戲稱為一手抓著亞洲一手抓住歐洲的歐亞咽喉。在1620年冰封三個月,海面冰凍得非常結實,能讓人們在上面來回運輸貨物。
這些反常現象顯示出全球進入小冰期,伴隨降溫會發生什麽?
以中國的地理位置,先會聯想到嚴重幹旱,糧食歉收,人因吃不飽而動亂。
有多吃不飽?
翻開崇禎年間的史料,寫滿了“饑”字。
隨手拿一本《明史》就能列出一堆:
“九年,南陽大饑,有母烹其女者。江西亦饑。”
“十年,浙江大饑,父子、兄弟、夫妻相食。”
“十二年,兩畿、山東、山西、江西饑。河南大饑,人相食”
……
一行行的饑字,就是一部部血淚史。
人饑易子食。這種慘狀在明末不是偶爾發生,而是連年多地一直發生。試問這種情況下,怎麽可能不造反?】
水鏡前,十三人俱是面無血色。
第一次觀影的朝臣們已然沒了對水鏡出現的驚愕,全部精力都被眼前的可怕數據給震懾到。
這卻只是開頭。
朱元璋作為農民出身,很清楚大旱不只讓糧食歉收,接下來就是“旱極而蝗”。
果不其然,水鏡裏傳出了蝗災大爆發的敘述。
【糧食收成不好,人吃不飽,蝗蟲又來雪上加霜。萬歷與崇禎年間,前後接連發生過持續五年之久的蝗災。
蝗蟲不是隨便挑地方產卵,最適宜產卵地點需要植被稀疏、溫度適宜、土壤含水量在百分之十到二十左右。大旱之後,河流幹涸,大片的河床暴露了出來。此處少有植物,濕度適宜,最適合蝗蟲繁衍。
大批蝗蟲出現後,將難得幸存的農作物啃食殆盡,使得鬧饑荒的面積再一步擴大。別以為災難到此為止。還有呢!】
水鏡前,眾人瞪大眼睛,還有什麽災難會來?
【明朝末年,不只旱災與蝗災,還有非常嚴重的鼠疫出現。幹旱荒年,吃不飽的不只是人類,也有動物。
當大批流民四處流竄,當老鼠湧入人類聚集區,人與鼠接觸率上升,共患病率也就隨即飆升。
可能有人問,人與鼠怎麽接觸的?
在明朝,鼠疫主要通過跳蚤叮咬傳播。
如今,尤其是生活在城市裏的人,絕大部分都與跳蚤絕緣。古代流民卻截然相反,誰身上能沒幾只跳蚤,被咬一口之際鼠疫病菌就被傳入了體內。
另外,餓到極點的饑民連孩子都吃了,不可能放過老鼠。抓病鼠吃的危險性,根本不是他們會考慮的事。
由此大規模疫病出現。
這種時候,本該由官府去賑災控制瘟疫,但政府職能在吏治敗壞與疲於應對多地叛亂中失效。沒有及時撲滅鼠疫病源,導致瘟疫越傳越廣。
崇禎六年,鼠疫最初暴發於山西。隨著起義軍四起、後金軍南侵,明軍與之對抗不休,同時大批流民湧向各地。
八年中,鼠疫傳遍華北。北京作為京師所在地也沒有幸免。時至崇禎十六年,僅僅是京城的死亡數據,二十餘萬人在疫病喪命。】
慘!
何止一個大寫的「慘」字了得。
朱棣即便早有心理準備,水鏡今天會帶來殘酷的影像,但明末歷史給他的沖擊遠高於預期。
“哢嚓”,就聽一聲脆響。他沒能控制住心底悲憤,緊握的筆桿被折斷了。
立刻換一支筆,這些數據都需要被記錄下來,哪裏旱情嚴重引發了連鎖性崩潰式災害。
十七世紀雖然距今還有兩百年,卻也只有兩百年了。
如果說朱祁鎮之亂是人禍,不讓他坐上帝位就能避免,但要應對小冰期造成的天災必須提前許久布局。
就以一件小事來說,推廣某種耐旱植物,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。
水鏡持續播放著:
【此前提過,小冰期持續幾百年,期間不是一直低溫。氣候呈現出波動性變化,有過幾段時間的溫暖。
溫暖時段,人們活得還不錯,彼時的明朝有過一段時間的盛世之治。
然而,我們把它放到長時段的歷史視角去觀察,會發現這種盛世美好之下實則暗藏殺機。】
這要怎麽說?
在座的觀影者都不傻,很快想到四個字——人口危機!
【哪種殺機?就是人多地少。溫暖時段,隨著種植技術的不斷提高,糧食產量上升。有的吃,能供應得起更多人的口糧,某一時段生孩子多了。
萬歷年間,明朝人口數量約有兩億。
人變多了,可耕地面積不變,分到的口糧少了就會尋找其他賺錢方式。
以江南地區為例,改變田間的農作物品種。從以往只種水稻,改為種經濟類作物棉花或桑樹。賣出這些作物換得銀錢,以此購買其他地方的糧食,看起來是良性循環。
此處先不論明後期的土地兼並日益嚴重,農民們能賺到幾個錢,就說後來氣候快速變冷帶來的問題。
小冰期不僅是溫度變化,更是引得整個氣候系統異常,例如太平洋風向體系驟變。
當時,遠航船只都以風力為動力,風向亂變,跨洋航行非常艱難。
明朝中後期官方不再組織下西洋,但是民間遠航貿易不停歇,江南的經濟作物所制作的布匹、絲綢遠銷海外,令人收入不菲。
江南農民依賴於經濟作物過好日子。
當冷期到來,宛如多米諾骨牌的倒塌,一環亂了,環環亂了。
在極端氣候影響下,今天翻船明天沈船,嚴重絮亂了貿易市場,掙錢養家成了奢望。又有一大批人吃不飽飯,再陷入戰亂循環。
由此可見,明朝的崩潰是全線式的,從北到南,從內到外。天災人禍,接二連三,轟炸式輪番到來。】
這樣的天災人禍,假如是他們去面對,能夠挽救大明嗎?
從朱元璋到朱棣,再到其餘觀影十一人,心中都不免冒出這個問題。
答案很殘酷,難,太難了。
想要改變危局,需要提前布局多年。理由太簡單了,填飽肚子的糧食是無法憑空變出來的。
正想著糧食,就聽水鏡提到了農作物。
水鏡:【這個時候,有人就好奇了,不都說明朝年間傳入了的美洲高產作物,怎麽沒有看到它們的身影?這就聊一聊。】
朱元璋豎起了耳朵。提到種地,他來了精神。是不是能把這些作物提前引進種起來?
作者有話說:
①“神宗萬歷四十六年冬十二月,廣東雪,時恒陰,寒甚。白晝雪,下如珠,次日覆下如鵝毛,歷六日至八日乃已,山谷之中峰盡壁立,林皆瓊挺,父老俱言,從來未有,此後連歲皆稔。”
——
十七世紀小冰河期的數據參考《全球危機:十七世紀的戰爭、氣候變化與大災難》,【英國】傑弗裏·帕克。對全球具體發生哪些危機的,這套書寫了各國戰亂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